吉大首页 | 中文网站 | English

站内搜索

教研室简介

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成立于1953年,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点,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点,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1996由学科带头人王丽颖教授创建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是“吉林省中医中药管理局的三级基因工程实验室”及“吉林省斑马鱼基因工程实验室”。

本学科现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1名,学术队伍中的师资人员全部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学方面承担临床五年制、临床5+3 一体化等本科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 承担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理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课程。科研方面形成了天然免疫调控,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抗体改造、可视化”的基因编辑模式动物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构筑了具有竞争力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平台,如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及下游制备(基因工程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植物表达抗体平台(吉林省首个植物房) 、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平台(吉林省首家斑马鱼基因工程实验室)。自学科成立以来,承担国家863和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及来自企业等多个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

本学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在病毒感染与免疫调控领域,我们设计的CpG ODN已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近20项发明专利,已有5项专利在中国授权,一项在美国授权。其中的一个CpG ODN已被应用于增强型乙肝疫苗的研制,其中的另一个CpG ODN已在美国进入I期临床试验,可诱导人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在基因工程疫苗领域,研制的一种重组抗乳腺癌疫苗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 I 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多项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Cell report, Nature communication, EMBO repor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近5年,学科孙巍教授创建了吉林省首家斑马鱼基因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水生实验动物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为省内首家以水生实验动物,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发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斑马鱼,是探索疾病发病机理及临床药物开发的科学研究及临床转化平台。

教研室成立20多年来,教研室教学科研团队齐心合力、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学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22年底,团队共培养出博士和硕士毕业生100余人,其中有多位学生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分子生物学毕业硕士与博士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后他们遍布世界各地。80%的博士毕业生到国内知名大学任教或到世界著名大学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杜克大学、贝勒医学院等科研机构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取得了国内及国外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

6CE7B


师资队伍

王丽颖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团队带头人,组建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并出任教研室主任(2018年卸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工程疫苗及疾病分子免疫学。包括病毒相关重组表位蛋白的设计、表达、纯化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固有免疫激活或抑制性单链脱氧寡核苷酸的设计及免疫调节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4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多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作为国内负责人承担1项国家杰出青年海外青年基金项目,累积到位科研经费800万元左右。作为通讯或共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70余篇。作为国家卫健委多本统编教材编委及副主编。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70余名。


孙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吉林省发改委斑马鱼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吉林省科技厅水生实验动物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构建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斑马鱼,建立“可视化”临床疾病模型,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等手段,探讨发病机制、治疗靶点选择及有效药物筛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吉林省重大专项课题3项,累计经费400余万元,发表SCI 3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2项,吉林省地方标准4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房明丽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2017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及助理研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2018年作为“学术骨干”引进人才回到母校吉林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抗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研究、疫苗载体及抗体结构的工程化改造、靶向递送及长效缓释仿生制剂的研究等。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和卫生厅等项目;累计研究经费逾200万元。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及CCS Chemistry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引次数达500余次。获美国发明专利3项。

370D

杨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2017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及助理研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2018年作为“学术骨干”引进人才回到母校吉林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抗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研究、疫苗载体及抗体结构的工程化改造、靶向递送及长效缓释仿生制剂的研究等。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和卫生厅等项目;累计研究经费逾200万元。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及CCS Chemistry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引次数达500余次。获美国发明专利3项。


9AB7


邵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2-2017年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CSC)高水平公派博士研究生在美国印第安纳那州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2017年作为“海外博士”引进人才回到吉林大学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雄激素受体可变剪接体7(ARv7)在前列腺癌靶向治疗及治疗抵抗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基础。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和多项校级项目,累计获得研究经费逾60万元。在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JBC及Faseb J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10篇,他引次数达240余次。

13746

王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PI3K信号通路在RNA病毒感染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研究经费15万元,发表SCI文章3篇。2015-2016年,美国阿古斯塔大学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 Genomic Medicine博士后。2017- 2018年,美国佐治亚州肿瘤中心researchassociate。


杨光讲师,免疫学专业博士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美国MayoClinic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调节相关分子机制及新型调节性脱氧寡核苷酸的设计与研发。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研究经费18万元,发表SCI文章4篇。多次在吉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获奖。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26号 联系电话:0431-85619463